亦强科技 > 开发资讯 > 广州日报专访星云开物董事长兼CEO陈耿豪

广州日报专访星云开物董事长兼CEO陈耿豪


2024年09月18日 17 分类:开发资讯

企业是创新的主体,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。广州大学城在过去20年的建设发展中努力为初创企业、科创企业提供最优创新创业生态,哺育了一批批行业领军企业、“独角兽”企业。

星云开物集团便是其中的佼佼者,曾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连续多年登上广州“未来独角兽”创新企业榜单。

正值广州大学城建设20周年之际,星云开物集团董事长兼CEO陈耿豪作为大学城创新创业企业的领军人物代表之一,接受了广州日报记者的专访。


陈耿豪

2008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,2015年创立星云开物集团。现任政协第十五届广州市番禺区委员会委员、广州大学城商会党委副书记,曾获36氪2022年度X·36Under36 “S级创业者”、2023番禺新锐企业家、2023胡润U40中国创业先锋”等荣誉称号。

从大学生到创业者,大学城不仅是创业的沃土,更是陈耿豪成长的地方,意义非凡。围绕“广州大学城为何频频‘飞’出独角兽企业?如何看待大学城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未来发展?”等问题,陈耿豪说出了“真心话”。

 

大学城为我们的创业提供了沃土

广州日报记者:请您讲一下您个人和公司在大学城的创业故事和经历?

陈耿豪:我于2004年入读华南理工大学,2008年毕业。大学期间,我深受华工严谨、务实创业、鼓励创新氛围的影响,毕业后一直怀揣创业梦想。2015年,移动支付、物联网和数字化东风兴起,我看到自助智能设备发展趋势,于是召集了几个创业伙伴,用技术来实现自助设备的智能化,于是创办了广州乐摇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。从初创阶段的艰难探索到现在公司的稳步发展,大学城为我的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支持。

图片丨星云开物集团展厅

大学城年轻人多,大家充满激情和期待,大家在这里相处很温暖。回首创业之路,扎根大学城创新创业是因为这里我们最熟悉,初始团队也主要是我们的同学为主,其中华工的同学占据了初始团队的绝大多数。在大学城创业的时光让我感受到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精神,这里聚集了大量的高校和科研机构,靠近地铁口,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。我们团队里有许多来自大学城不同高校的优秀毕业生,他们的加入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。可以说,大学城为我们的创业提供了沃土,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。

我认为华工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思维方式,即从科学到技术,再到工程的思维,这就是从课本到技术、到产品、再到大批量生产的创业创新过程。对待一个事物,我要了解有没有技术可以实现,它有没有商业价值,怎么落地市场,这个思维给我们无限财富。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。

 

我们将继续专注于技术创新

广州日报记者:您是如何发现创业机会的?又如何从一家初创公司一步步成为行业头部企业的?

陈耿豪:2015年,微信移动支付兴起,物联网也有了雏形。记得我带女儿去坐摇摇车,然后发现手机无法支付,我觉得这是一个生活痛点。然而,通过技术去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。于是,我将这个想法变成了创业机会,从娃娃机、摇摇椅等娱乐设备,到按摩椅、洗衣机等生活设备,再到零售自动贩卖机、咖啡机、充电桩等等,做了一个覆盖全品类的全自助设备的智能平台,把最初的商业模式摸索出来,为商家与厂商提供软硬件的系统解决方案。

星云开物专注于提供自助设备一体化移动支付解决方案,目前全平台接入的在线活跃设备突破320万台,遍布全国600多个城市,在自助设备物联网平台领域,星云开物已经成长为该细分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。自成立以来,和6000余家制造工厂达成深度合作,服务运营商家超50万家,并为逾4.5亿用户提供移动支付服务,目前单日支付笔数峰值破680万笔,单月移动支付流水破20亿元。可以说,在大城市里,绝大部分使用移动支付的人都是我们的用户。

图片丨星云开物平台覆盖的自助设备类型

未来,我们将继续专注于技术创新,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,加强品牌建设,打造更强大的核心竞争力。同时,希望能够继续发挥技术优势,扩大市场份额,成为行业的领导者,计划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,推动技术创新,开拓新的应用领域。同时,我们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,提升国际竞争力。

 

大学城拥有丰富的孵化器和加速器资源

广州日报记者:过去20年,广州大学城发生了哪些变化?您认为大学城是一座怎样的“城”?

陈耿豪:过去20年,广州大学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我比较羡慕现在的大学生,以前我们在读书的时候,整个创业的氛围以及学校支持的政策并不是那么完善的;而现在,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科研环境日益优化,创新创业氛围愈加浓厚。这里不仅是教育和科研的高地,更是创新创业的沃土,资金和政策配套都十分到位。

大学城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潜力的“城”,可以说是一座“超级孵化器”、超大人才库,其特点在于浓厚的学术氛围、多样化的人才资源和完善的配套设施。大学城集聚了众多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,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和技术储备,这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
大学城拥有丰富的孵化器和加速器资源,为初创企业提供了办公场所、创业指导、资金支持等一系列服务。同时,大学城还举办了很多创新创业大赛,让一些创业导师给大学生做创业指导,包括商业模式、顶层股权设计等,填补了我们那时候创业时“摸着石头过河”的空白;整个孵化器的环境也十分浓厚,很多大学生都有创业想法,组建合伙人,乃至招募一些初始团队都比较方便。政府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,减免税费、提供资金支持,帮助企业渡过初创期的难关。


图片丨广州大学城鸟瞰图

大学城的优势和潜力还在于其强大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资源。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可以迅速转化为实际应用,推动产业发展。同时,大学城的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便利,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。

 

广州日报记者:您认为大学城该如何用好校友资源实现自身发展?

陈耿豪:大学城拥有众多优秀校友资源,这是其宝贵的财富。要用好校友资源,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校友联络机制,搭建校友与母校、校友与校友之间的交流平台。通过定期举办校友会、校友论坛等活动,加强校友间的联系和合作。

其次,可以设立校友创业基金,支持校友创业项目,鼓励校友回馈母校,参与大学城的发展建设。校友在外界积累的资源和经验,能够为大学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动力。

此外,还可以建立校友导师制度,邀请成功校友担任创业导师,为在校学生和初创企业提供指导和支持,促进创新创业的发展。

 

大学城拥有广阔的想象空间

广州日报记者:面向未来,广州大学城二期拓展,增加了更多产业空间。未来大学城有哪些想象空间?您认为大学城产业布局方向在哪里?

陈耿豪:广州大学城二期拓展,将为更多企业提供发展空间,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创新资源和人才,推动产业集聚。整个大湾区就这么一座大学城,教育资源、人才供给、科技创新在整个大湾区都是首屈一指的。我相信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推进,大学城有望成为大湾区的“硅谷”,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。

未来,大学城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。首先,可以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合作,形成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格局。其次,可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,加快科研成果转化,打造创新产业链。

在产业布局方向上,大学城应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,特别是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、智能制造等领域,例如可以联动周边的生物岛协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。同时,可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,提升大学城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。把产业链做深做扎实做透了,它会吸引很多上下游的企业来这里了。

 

广州日报记者:作为扎根于大学城的企业,对于大学城的营商环境和企业服务有哪些感受?

陈耿豪:我们对大学城优质的营商环境和企业服务深有体会。例如,前段时间推出了实验室共享平台,这个措施非常好,解决了部分企业的实际需求。此外,大学城还有一个年轻、具备创造力的商会,大学城商会是一个十分纯粹、有活力的组织,聚集了大部分在大学城创业的年轻企业家,还组织了多次创业培训和交流活动,让我们能够不断学习和提升,拓展了人脉和资源。

大学城的营商环境也非常友好,政府部门办事效率高,各项手续办理简便快捷。我们在这里能够专注于研发和市场开拓,无须为琐碎的行政事务操心。


图片丨星云开物集团董事长兼CEO陈耿豪

广州日报记者:面向未来,如何实现企业与大学城共同发展?对于大学城的城市治理和产业发展有哪些建议?

陈耿豪:面向未来,我们希望能够与大学城实现共同发展。一方面,我们将继续发挥自身的技术和市场优势,推动创新发展,为大学城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。另一方面,我们也希望能够与高校和科研机构深化合作,推动产学研融合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。

对于大学城的城市治理和产业发展,我有以下几点建议:

首先,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,简化行政审批流程,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。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互动,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困难,提供针对性的支持。

其次,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,设立更多的创业孵化器和加速器,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,其实大学生最不缺乏的就是想法,但是缺乏启动资金和平台,有完善的政策和资金支持,可以鼓励更多的创新企业在大学城落地生根。

再次,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,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,建立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,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。

最后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大学城的综合服务水平,改善交通、住房、教育、医疗等方面的条件,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。

我们相信,通过这些措施,广州大学城将能够吸引更多的创新资源和人才,实现可持续发展,成为大湾区的创新高地和经济增长极。


请将您的宝贵意见发给我们

Copyright © 2013-2023 广州亦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85004号